无论鼓励还是批评,值得欣慰的是,还有这么多人关心着国产动画,所以无论是出于何种情绪与目的,该片导演孙立军在面对负面评论时的态度是否应该多一些坦诚和包容,少一些激烈地回应。同时作为观众需要主动理解的是,在承担着来自集体意志中的扬我民族传统与挑战票房市场的双重“责任”下,一位戴着院长头衔的国内导演带着一只兔儿爷,他们能做到的、能做好的会非常有限。令我们钦佩的是,在顶着《功夫熊猫》续集上映的巨大压力下,在冒着被多数观众指责其抄袭的戳戳言辞声中,《兔侠传奇》还是蹦蹦跳跳的如约而至。
如我们这样知趣的观众会懂得,当荧幕上闪现出北京电影学院的名号时,首先应该把观赏心态从纯商业化的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功夫熊猫》上转变回来。无论国界,一朵称之为“创作政治”的云彩总是可以在机构或协会这类人群的头顶上经常见到。而今天国内的“创作政治”与六、七十年代相比,却少了一份曾经的凛然之气。数十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热衷于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制作的一批优秀国产动画片。在那个西方主流意识还在门外伺机而动的岁月,创作者的意志是坚定的、是纯粹的,也正是在那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才有可能孕育出一种近乎于偏执的文化(精神),而潜在的是对过往的一次总结性质的呈现和无意中表现出的展望姿态,然此后的没落也仅仅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种种现象之一。
对于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国产动画,从某个机位角度看就像这只兔儿爷,它早已跳上一个墙头,却蹲在墙头上已经很长时间。他喜欢在上面与旁人聊聊曾经,侃侃未来,偶尔还扯扯淡,要么调皮地踢两脚正从下面爬上来的家伙,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也还可以跨到隔壁墙头上串个门儿…因为他知道,面对更高的墙头,跳还是不跳,并不是顶顶重要的问题,瞧着自己肚皮上日益堆积起的脂肪,跳到更高处还真是危险的举动…眼下,他相信只要脚下的墙依然坚固,只要自己愿意,这样百无聊赖的日子还能持续很久…
谁也无法否认《兔侠传奇》在形式与故事结构上刻意或无意地模仿《功夫熊猫》的事实,即便导演再巧舌如簧,恐怕也没有观众们的眼神来得犀利。无需猜想,参与《兔侠传奇》设计制作的多数人员必定是看着迪斯尼动画长大的一代人,在如此悲哀也是幸运的事实面前,《兔侠传奇》断然无法逆转国产动画长期处于迷茫的状态。如果观众们在走进影院之前能被某种机器洗掉所有关于那只操着美国腔的熊猫的记忆,对《兔侠传奇》的导演而言,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美好的事情。但我们还是想建议那些自己掏钱买票走进影院的观众们,如果你从片中感觉到全体工作人员的哪怕几秒钟的诚意,那么请在影片结束时给予他们鼓励的掌声!
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共享. 转载请注明转自: 《兔侠传奇》-蹲在墙头上的兔儿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