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 J. Muth 用他职业生涯的前二十年时间在漫画领域里充分实践与探索了多种风格与技法的创作,直到第一个孩子出生,他的创作开始向着另一个方向转变。惭愧的是,直到今日,我仍无法从其在早期表现手法堪称“完美”时期的系列作品中摆脱出来,比如《Dracula: A Symphony in Moonlight & Nightmares》、《Moonshadow》系列、《Luciafer Nirvana》、《Sandman》,这些经典绘制展现了作者对东西方两种艺术表现技法的领悟与娴熟运用,而这一切却又从《Come on,Rain》开始渐渐消失在他的笔下。
确实,历史上众多知名艺术家都经历过这样的转变。特别是那些在公众眼中具有明星地位的人,当他们经历过所谓的辉煌之后,往往会选择一条安静的小路独自漫步其中,在那条路上没有来来往往的行人。事实上,那些始终把艺术创作作为个人日常行为的艺术家在大多时间里只是在反应个人主观与客观世界交融或者碰撞后形成的状态。所以它们有时候是激烈的,有时候是温顺的,有时候真的是毫无意义的。或许正因如此,在我看来,采访艺术家也许是世界上最无聊,也是最不值得期待的计划。我们总想着在他们那里得到关于作品的真相,哪怕从他们面部表情中读到些什么,而结果多半会一无所获,或者更加疯狂的崇拜他们——“这是大众、观众的品性”。
也许如我这样的成年人对于作者而言,已经再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反应了。你看,除了津津乐道于作者多年前给我带来的视觉上的愉悦,确实难以主动发觉画面之外关于作者本人的深度理解。
从早期为反应人性阴暗面文学题材作品进行的创作,到如今专注于儿童绘本的工作;从行云流水的绘画风格,到现在我们看到的《Zen Ties》、《Zen Shorts》、《Zen Ghosts》这些安静,平和的作品。Jon J. Muth 的转变确实曾经让我感到疑惑,甚至为自己可能再无法欣赏到《Dracula》这样表现力无可挑剔的作品感到了莫名的沮丧。然后,某一天当在我的身上发生了与Jon J. Muth类似事情之后——孩子的出生,我便试着去解读如今这些作品,以期望了解画家转变的动机。这并非一道难解的谜题。
Jon J. Muth 成长于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郊区,那里的房子你会在他近期的儿童题材作品中看到。在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左右的儿童时期,Jon J. Muth 与祖母渡过了很长一段日子。那是一段漫不经心的,悄悄溜走的时光。从作者在对自己童年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那段日子也慢慢积累起他对绘画创作一直向往的题材。在经历了几十年创作后,才因一个生命的诞生唤起他回头探索自我的想法。
现在,Jon J. Muth 选择了儿童作为主要的诉说对象,用作者的话说,“画了20多年的漫画书,如今我想表达一些不同的事情,没有什么确切的理由,只是想把藏在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出来,现在做的这些是在反应生活的另一个侧面,这与我以前通过漫画书表达的那些内容并不矛盾。。。”如此看来,作者非但没有抛弃我这个老爷么,相反,他在用更加宽阔的思路重新看待自己的创作。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过去二十年里,Jon J. Muth 大部分时间是在用自己的绘画技巧为别人的想法进行着解读,当然,这也是漫画作者的职责所在;而现在的儿童绘本,是作者本人开始对自我的回忆,同时尝试着带领读者们进入他也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欲借此释放所有人在有意或无意中遮盖起来的最柔软的那部分。如果这样理解,我好像找到了答案,在风格变化的背后默默发生着的是 Jon J. Muth 作为“观者”的态度转变。
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共享. 转载请注明转自: 漫画家:Jon J. M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