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hard Steidl 经营的STEiDL印刷出版公司在业界具有非常高的专业地位,而Gerhard Steidl本人更是一位极具艺术家秉性的完美主义者(疯狂的德国人),我们完全可以把他称之为:“印刷出版界的艺术家”。对类似这样操着一门儿精湛手艺的人,我们除了钦佩,还是钦佩。他们既有敏锐的艺术直觉,同时还能使用高超的技艺把艺术的抽象精神融入到纸面上,在如实还原艺术创作者原始意愿的同时,又能给予观众观看之外的有如“穿越”般的体验感。虽然Gerhard Steidl总是以仆人的姿态谦卑地服务于各类艺术家,但在我这样的痴迷者看来,Gerhard Steidl 更像国王王冠上那颗闪亮的宝石。
影片“ How to Make a Book With Steidl ”像记录艺术家那样叙述了Gerhard Steidl的人生历程,有趣的是,Gerhard Steidl 的启蒙者竟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是沃霍尔的丝网印刷作品让他迷上了那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也是在与其接触之后,Gerhard Steidl发现与艺术家一块儿工作是一件非常愉快且极具挑战性的事情。之后,在长期的与艺术家们协同工作过程中,Gerhard Steidl 历练出一种极致的,苛刻的,间或随性的状态。
如果你阅读过任何一件由STEiDL公司出品的印刷品,即使你对专业印刷知识一无所知,甚至对艺术也知之甚少,你也同样会对手上这件经由触觉与视觉共同构建起的“工业品”感受到不同一般的气场。说实话,它的价格与质量都会令你惊恐不已。
在Gerhard Steidl看来,印刷绝非是一件机械性的工作,相反它是一件充满热情与挑战的艺术创作。直到今天,STEiDL印刷出版社的日常工作仍旧在使用完整的流程进行着操作,这是如今在同行业里已经不多见的中心化的工作方式,从最初的编辑开始,然后与作者共同设计,排版,扫描,一直到将成品推广到市场上。目前还无法确切地说这样的操作方式与今天流行的环节外包还有多少优势可言,因为这基本上取决于最初由中心输出的质量,它是无法轻易复制和逆转的。这样的例子往往集中于具有艺术家性格的那些人身上。正如有人总结的:类似这样的工作者总是把创造作为工作的一贯动机。
无论我们多么的热爱像Gerhard Steidl这样的艺术派工作者,现实问题总有需要作阶段解答的必要。人们担心失去乔布斯的苹果公司是否还能一如既往的向循规蹈矩的复制型繁殖池里注入新的营养素,人们还在担心数字时代猛烈的前进步伐会把传统甩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诸如此类的忧虑并非无病呻吟,充斥于市场中的各类平板阅读设备让如我们这样的“保守者”们时常会陷入迷茫,这些冷漠的器物能否继续承载人类文明,并使之延续下去直至进入下一个有机的循环。好吧,此时我们需要乐观的智者给予我们抚慰,杜尚曾这么说过:人们每隔一段时间会自觉地为那些被忽略或遗忘的艺术“平反”。这个问题交给杜尚这样的“反艺术”者回答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的书都是在统一自主的流程中设计制作出来的。如今,只有极少数的印刷出版社还愿意把自己印刷作为工作中的一个环节…然而,我信守这种传统方式的崇高性,从艺术家的初步构思,到最终产品成型,它使我能够跟踪和监督到出版物方方面面中所有的细节。正因如此,我才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标准,否则这一切都是难以实现的。
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共享. 转载请注明转自: 人物记录片:“How to Make a Book With Steidl”